阿拉丁財經 · 觀點 ︱ 2022.12.21
發布日期:
2022-12-21

瀏覽次數:

2865

要聞速遞


?


產經新聞


【國務院發布關于同意在沈陽等6個城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批復】

國務院同意在沈陽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試點期為自批復之日起3年。試點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緊緊圍繞本地區發展定位,進一步推進服務業改革開放,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塑造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海關總署:積極推進邊境陸路口岸有序復開 大力協調保障各類口岸通關順暢】

海關總署黨委書記、署長俞建華19日主持召開黨委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海關貫徹落實措施。會議要求,圍繞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化調整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積極推進邊境陸路口岸有序復開,大力協調保障各類口岸通關順暢,守住外防輸入防線的同時便利國際經貿往來。

【銀保監會王朝弟:發揮金融逆周期調節作用,支持經濟持續恢復】

據證券時報,12月20日,第十七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主論壇召開。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王朝弟在出席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要發揮金融逆周期調節作用,支持經濟持續恢復。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強與各類政策協調配合,擴大有效需求,增加資金供給,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加大社會領域投資,借鑒“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模式,完善社會領域投融資體制。繼續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產融資合理適度,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金融發展等。

【中共中央、國務院最新發布!“數據二十條”出爐!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1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兑庖姟分赋?,合理降低市場主體獲取數據的門檻,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形成依法規范、共享紅利的發展模式?!兑庖姟窂娬{,統籌發展和安全,劃定監管底線和紅線。(證券時報)

【國家藥監局:抗原檢測可能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情況】

12月20日,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新聞例行發布會上,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黃果表示,當前,抗原檢測是當前常見的檢測方法之一,國家藥監局先后對抗原檢測試劑開展三輪次全覆蓋專項抽檢,未發現不合格產品,整體質量穩定。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已經批準42個抗原檢測試劑,日產量約6000萬人份。近期,國家藥監局召開加強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質量安全監管視頻調度會,提出要繼續加強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的質量監督抽檢,各級藥品監管部門要對轄區內注冊人、受托生產企業生產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開展全覆蓋抽檢。

【接種疫苗不如感染奧密克戎?中疾控回應】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雖然奧密克戎變異株與既往流行的新冠病毒相比,致病性有所減弱。但是,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還有患上重癥和死亡的風險,而且這種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在各個年齡段都會有所體現,只不過過去我們強調的老年人得上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在整個人群當中的比例會更高一些。另外就是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比例也會更高。

【從6.1%降到3.7%?銀保監會最新揭秘“轉貸降息”騙局】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發掘“商機”,向消費者推介房貸轉經營貸,宣稱可以“轉貸降息”,誘導消費者使用中介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到銀行辦理經營貸歸還過橋資金。12月20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不法中介誘導,認清違規轉貸背后隱藏的風險,防范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長沙:鼓勵全市藥品零售企業對防疫藥品進行拆零銷售】

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月20日發布《關于鼓勵全市藥品零售企業對防疫藥品進行拆零銷售的通知》。通知稱,近期,長沙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勢緊張,為進一步促進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布洛芬(膠囊、片劑)、對乙酰氨基酚等防疫藥品的有序供應并盡可能擴大防疫藥品的保障面,緩解人民群眾購藥難的問題,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鼓勵全市藥品零售藥店在保障藥品質量的前提下,對符合拆零銷售要求的藥品可以采取藥品拆零的方式進行售賣。(界面新聞)

【北京兒童醫院:2個月以下嬰兒發燒應及時就醫 不建議以捂汗的方式給嬰兒進行退熱】

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介紹,2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孩子能選擇的退熱藥物只有對乙酰氨基酚,2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熱藥,所以一直以來我們都建議包括新生兒在內的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如果一旦出現發燒,一定要及時送到醫院去,讓我們醫護人員去幫助孩子。不建議以捂汗的方式給小嬰兒進行退熱。(證券時報網)

【廣東:明年起澳門私家車經申請可入境廣東】

記者從廣東省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東省政府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不斷推進全面放開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政策。目前,已制定《廣東省關于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的管理辦法》,粵澳兩地政府簽署《澳門機動車入出廣東協議》,成功打通牌證申領、保險購買、系統建設等關鍵環節,并向國務院爭取免擔保政策,目前“澳車北上”政策實施各項準備已經就緒。12月20日14時起,開始接受澳門私家車申請;2023年1月1日0時起,“澳車北上”的澳門私家車可正式進入廣東。

【四川: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

四川省發改委等部門印發《四川省電能替代推進方案(2022—2025年)》提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機構新增和更換的車輛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鼓勵公交、出租、環衛、物流、景區等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逐步電動化替代。在城鄉公共區域、高速公路、景區、居民小區等領域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突破20萬根,建成布局合理、運行高效、安全穩定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


國際資訊


【德國將推出新版非洲戰略 明年1月底正式發布】

據德國《商報》網站12月19日報道,德國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長斯韋尼婭·舒爾策計劃提出一項新的非洲戰略,旨在取代以前的“非洲馬歇爾計劃”。報道稱,根據當前方案,德國希望在當地打敗其他競爭對手。盡管該草案尚未獲批,但德國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估計不會對其做任何根本性的修改。該文件將于明年1月底正式發布。

【韓央行行長:貨幣政策重點仍是穩物價】

韓聯社12月20日報道,韓國銀行(央行)行長李昌鏞20日表示,即便明年物價上漲勢頭趨緩,也會超過物價調控目標值2%,有必要持續推進以穩物價為重的貨幣政策。李昌鏞表示,將在下月的金融貨幣委員會會議上進一步探討今后貨幣政策方向。(界面新聞)

【特朗普被刑訴風險大增!美國國會歷史上首次建議起訴前總統】

周一,據媒體稱,國會騷亂事件聽證委員會一致同意將美國前總統及一些相關人員轉交司法部,就多項關鍵的聯邦刑事犯罪作出起訴。這也是美國歷史上,國會首次建議對前總統提出指控。

投資理財


?

投資動態

【硅基負極材料研發商昱瓴新能源獲得數千萬A輪融資】

硅基負極材料研發商昱瓴新能源獲得懷遠經濟開發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東個人投資數千萬元A輪投資。

【高新興機器人完成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近日,聚焦巡邏機器人賽道的廣州高新興機器人有限公司宣布獲得雷石投資獨家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鈦瑪科完成A輪融資】

高速高精度糾偏設備供應商鈦瑪科(北京)工業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鼎興量子。

【清德氫能獲1200萬天使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上海小苗獨家投資。據悉,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研發液態有機載體的儲運氫和打造固態儲氫材料生產線。

【圖湃醫療完成近 3 億元 C 輪融資】

眼科設備自主研發企業圖湃醫療近日完成近3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盛石資本領投,道遠資本、昆侖資本等機構跟投,老股東愛博清石資本持續加碼。

【羅森博特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

智能手術機器人研發企業——北京羅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ROSSUM ROBOT),宣布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公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深創投)領投, 清控招商基金、盛景資本跟投。


?


股市盤點

【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

12月20日滬指縮量下挫回補缺口,盤面交投清淡。地產股重挫,教育股跌幅明顯,消費股集體回調。截至收盤滬指跌1.07%,深證成指跌1.58%,創業板指跌1.53%。市場成交額萎縮,不足6500億元。風電設備、船舶制造、汽車零部件板塊漲幅居前,教育、房地產、釀酒板塊跌幅居前。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11.56億元。

?


樓市觀察

【12月首套房貸主流利率平均4.09% 二套4.91%】

貝殼研究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2月首二套房貸主流利率指數環比繼續下行。12月首套主流利率平均為4.09%,二套平均為4.91%,環比基本持平,同比分別回落155BP和100BP,創歷史新低。12月銀行放款周期28天,受近期疫情影響,較上月延長兩天。其中一線城市平均放款周期為35天,二線城市平均放款周期均為26天,三線城市平均放款周期為27天。首付比例來看,監測范圍內,82城首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可至兩成。

?


保險聚焦


【銀保監會王朝弟:嚴防銀行保險資金被用于盲目“加杠桿”】

12月20日,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王朝弟在第十七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上表示,防范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金融發展要堅決打擊各類偽創新,防止金融脫實向虛,嚴防銀行保險資金被用于盲目“加杠桿”,堅決防止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守牢風險底線。要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堅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推進數字化轉型和產品服務創新,有效提升與發展規模相匹配的風險管理能力。